我和品牌的結緣始自于上世紀末武漢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研究生課程的研習。此前我以理工專業背景從事了近十年的軍工研究。對文史哲、心理學及社會學等的長期涉獵,以及慣于思索和探求真相之習性,促成了我的事業轉型,并令我放棄了從事市場營銷學術研究和外企高管的職業取向,斷然投身于為本土中小企業提供訂制化的市場營銷實效解決方案這樣一件極富挑戰性的事情。
當時,我對品牌營銷咨詢行業的發展格局有一個基本的看法:相較而言,西方百年的主體產業已步入完善的品牌運營及管理階段,企業亦已經擁有成熟的市場策略決策系統,其對咨詢策劃服務公司的需求主要集中于市場(品牌)推廣策略之表現即創意方面,這也就成為國際4A廣告公司的強項。而對于廣大的中國本土企業而言,品牌運營尚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經驗階段,因此客觀上對外腦公司的需求就不應止于一般的創意和點子,而更需要得到精通企業戰略、市場營銷策略、品牌規劃構建等專業機構的實戰性策略指導。
于是,近20年來,本土的一批品牌營銷策劃精英們將服務項目,從核心的品牌創意業務大幅前伸和后延,前推至系統性制訂包括市場細分和定位、產品定位、定價策略、渠道規劃、品牌推廣等策略的營銷策劃,乃至更前端的企業發展戰略、商業模式設計和企業文化構建,后延至新媒介傳播、公關活動、渠道拓展、決勝終端、團隊建設等執行環節等。這也正是我作為整體創意性品牌營銷策劃顧問生涯之寫照。五千多個日夜的全天候工作狀態中,我和我的策劃團隊完成了上述十多個專業領域協同作業、二十多個行業跨界、四百多家不同層級客戶的專業服務這樣三個維度的打磨與歷練,皆秉持實戰發心——真正切實完美的幫助客戶企業解決其市場問題或其生存發展大計。
我始終認為有三類職業尤其依賴良心來驅動:醫師、教師、策劃師。古人崇尚的“醫者,父母心”,與我的團隊堅守的“把客戶的事當自己的事做”這個理念是同一操守的不同表達。時至今日,在成功服務了數百家企業后,檢視每開展一個新項目時的心態,均難脫此執業初心,不能不引以為自豪和快慰!